阅读历史 |

第216章(2 / 6)

加入书签

用自己的纵横术 , 帮助一个小国合纵连横 , 在夹缝中

生存壮大 , 声名大振 , 且成为了诸国座上宾 , 深受爱重 。

在大夏境内的纵横家传人们 :“! 1 1“

对啊 ! 大夏没有施展纵横家学术的土壤 , 但国外有啊 ! 国外有许多地方是小国并立的 , 这不就是他们一展平生所学的地方吗 !

说不定他们还可以像某个前辈一样 , 一人灭一国 !

噗嗷嗷嗷一一

史书在向他们发出召唤 , 纵横家传人开始冲了 。

这个时期的华夏 , 国力上绝对是举世无双的 。

它可能远远不及以前标些朝代顶尖时候的繁荣 , 但同期确实没它能打 。

而儒家 、 阴阳家 、 纵横家等等 , 奔赴海外搞风搞雨的同时 , 也使得海外对华夏文化非常憧憋 。

原来华夏有那么强大的文化 , 有那么多大哲学家 。

一一在他们眼里 , 诸子百家的创始人都类似于哲学家 。 而且 , 还是能够定一国生死的哲学家 。

一时间 , 学习华夏文化成为了海外大国小国的新风潮 。 小国是慕强 , 大国是好奇 , 华夏文字 、 华夏语言成了王室与贵族的象征 。 而对于一些已经将华夏百家来人奉为座上宾的国家 , 王室甚至主动请大夏赐姓 , 向其进贡称臣 。

还有不少土著远赴万里来到中土 , 希望能拿到大夏的户籍 , 在大夏定居 。

白泽站在时光长河下游 , 踩着巨人的肩膀 , 一语道破天机 : 【 文化向心力 。 】

朝堂中这些顶尖的聪明人迅速拆解了这个词 , 理解了意思一一文化向着中心的力量 。

他们华夏 , 就是中心 。

文武百官顿时嘴角上翘 , 走路生风 , 连干活的劲儿都多了几分 。

之前许烟枝说华夏的天文学落后于国外 , 他们可还憨着一口气呢 。

现在谁落后谁 ? 谁神拜谁 ? 看看 ! 好好看看 !

“ 咳咳 , 许烟松 。 “ 礼部尚书装模作样地把手里的公文放到许烟枪面前 : “ 你看看这些要移居我大夏的外夷 , 数量太多了 , 也不知道这样安排可不可行 。“

[ 啊 ? 我 ? 你问我一个吏部的安排外国移民的条规合不合理 ? 】

许烟松保持礼貌的微笑 : “ 好 。“

然后顺便翻一下系统 , 看看能不能翻到原因 。

【 误 ? 不只是问了我 , 其他几部也问了一一哼 ~ 那我就懂了 , 是为了炫耀这份功绩啊 ! 】

礼部尚书自然地整了整衣服领子 , 同样面带微笑 。

当然不是 , 都送一遍只是为了不让送你显得很突兀 。

顺便催促 : “ 许郎你快看一一 “

吾大夏与国外文化孰美 ?

许烟枝认真阅读完 , 很震惊 :“ 待遇这么好吗 7 “

礼部尚书 : “ 到底是第一匹人 , 总得给些优待 , 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人丁偏移进来

…... 走 ! 我带你去看看 ! “

然后 , 许烟松就被拉到了大夏的外国城一一蕃坊之中 。

里面多的是其他肤色 、 其他发色瞳色的外国人 , 或是抱着丝绸从坊外回归 , 或

是站在街边用教脚的大夏官话与人交谈 , 说自己住的院落后头有几分地 , 到时候两分当瓜地 , 一分当菜园 。

热闹得很 。

“ 这些外邦人都有户籍 。 “ 礼部尚书轻声说 :“ 想成为大夏人 , 在大夏买房定居分地 , 就必须有户籍 。“

一一有了户籍就能收税征徘役了 。

对 , 不管你是什么人种什么发色瞳色什么语言 , 来了大夏就得交税服徨役 。

“ 如果会种地 , 就分配土地令其务农 。 不过只分配给村人 , 城里人多地少 , 不予分配 。“

安德烈是来自黑海的男奴 , 被当作货物存放在运输船的甲板下方 , 即将要贩卖到克里特岛上 , 在此种植糖料作物 。

海波摇摇晃晃 , 船也摇摇晁晃 。 甲板缝隙中传来船长 、 水手 、 大副谈笑着述说他们这群奴隶能贩卖多少金币 , 烟丝排江倒海地倾吐 。

安德烈听得懂他们说话 , 他知道 , 船舱里年龄最小的是个小女孩 , 只有三岁 ,

那些商人想把她卖到四金币 。

船舱里最抢手的是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奴隶 , 这个地方的奴隶往往售价极高 , 因为他们更加聪明一一能卖到最少二十金币 。

至于他这样健康又健壮的成年男人 , 能卖一干个铜币 。

但这么值钱的奴隶 , 船主提供给他们的 , 是腐烂的食物和漏水的水桶 。

安德烈的肚子已经很疼了 , 他躺在船舱里低声哼哮 , 他的脸已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